小儿病毒性肠炎并重度营养不良之脾虚夹积证,治以理脾清肝化积。
杨某,男,年龄8个月,1975年9月9日就诊。
腹泻、发热、消瘦2月余。
初诊:患儿于2个多月前起出现腹泻,每日排白色烂便5-10次,无粘液脓血便,并发热,以低热为主,伴纳差、精神萎靡和逐渐消瘦等,无呕吐、皮肤黄染,因病情严重入住本院,儿科诊断为“1.病毒性肠炎。2.重度营养不良”,治疗半月效果不佳(具体不详),故邀中医会诊。患儿近半月来,神差,形体消瘦,睡眠易惊醒,小便尚正常。刻下症:发热、腹泻,腹膨绷急,消瘦,目陷、面浮晄,舌红苔少,指纹淡滞。辩证分析:患儿脾虚腹泻日久,脾胃不和失于调治,运化功能失常,见纳差、形体消瘦、目陷、面浮晄、神软等;而积滞内停,壅塞气机,阻滞脉络,故见腹膨绷急;积滞久蕴化热,见持续低热;土虚肝木失抑、心失所养,故寐差易惊醒;舌红苔少、指纹淡滞为脾虚积滞之候。中医诊断:疳积。证候:脾虚夹积。治则:理脾消积,清热祛湿。方药:四苓散加味(党参5g,白术5g,茯苓5g,车前仁3g,陈皮3g,薄荷叶2g,黄芩3g,葛根5g,甘草3g等)3剂。
二诊(9月15日),服前方药腹泻次数有减少,夹杂不消化物,但时见大便滑出,热已退清,哭无声,手足清冷。分析:患儿先天不足,后天脾虚失养,病程中出现脾肾阳虚之候。脾肾阳虚,四肢失于温煦,故四肢清冷。清气不升,浊气不降,泌别失度,水湿内停,故仍出现腹泻,夹不消化物。脾气虚弱,中气下陷,见声音低落,大便滑出等。证候:脾肾阳虚,中气下陷。治则:温补脾肾,益气止泻。方药:附子理中汤加味(党参6g 、白术4g 、附片5片、炮干姜1g 、甘草3g 、茯苓6g等)2剂。
三诊(9月17日),患儿腹泻止,精神转好,无发热,但睡眠易惊醒。认为脾虚肝木失抑,故见睡时易惊醒。治疗温补脾肾,佐以止惊;方药:党参6g、 白术4g 、附片5片、炮干姜1g、 甘草3g 、茯苓6g、 熟地黄9g、 朱砂0.5g(另包)等4剂。
四诊(9月22日),食欲增加明显,大便每日3-4次,色黄成形,唯极度消瘦、易惊、舌红少津、苔少为主要证候。认为仍本为脾虚,生化无源,精气血亏虚,肝木失养所致。治疗补气健脾,养血清肝。方药:(家传)鸡肝散(石决明6g, 滑石 5g,郁金3g, 朱砂2g, 炉甘石 3g,赤石脂3g,胡黄连3g,谷精草3g,党参6g, 山药6g, 鸡肝6g.共研末)9剂,日一剂。
随诊,患儿经治疗,热清,大便成形,每日1-2次,面色改善,食欲良好,出院继续间断服用鸡肝散直至痊愈。
按:疳积是小儿要症,泛指脾胃虚损、津液干枯的慢性衰弱症,也是多种疾病变化而成。本案例本为脾疳为主之常证,因病久演变伴随肝疳之变证。故临证辨治先以理脾消积之四苓散、附子理中丸等为主,后以自拟方鸡肝散清肝化积调理,直至痊愈。
医案信息
[医案标题]:周炳文理脾清肝化积治疗小儿疳积
[原始资源]:回顾性医案
[医案编号];047H042
[关键词]:
中医诊断:(病名)疳积 (证候)脾虚夹积
西医诊断:1、病毒性肠炎 2、重度营养不良
治法:理脾清肝消积
方药:1、四苓散、附子理中丸等 2、鸡肝散。
[辨证要点]:
患儿脾虚腹泻日久,脾胃不和失于调治,运化功能失常,见纳差、形体消瘦、目陷、面浮晄、神软等;而积滞内停,壅塞气机,阻滞脉络,故见腹膨绷急;积滞久蕴化热,见持续低热;土虚肝木失抑、心失所养,故寐差易惊醒;舌红苔少、指纹淡滞为脾虚积滞之候。
[疗效]:治疗月余,主症消失,痊愈。
课题负责人签名:古容芳
整理者:周洪彬
2010年10月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