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
以仁心仁术 塑光明之路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4-03 19:00点击数:
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多一道光彩,少一份黯淡,年少时读此句,只觉文字优美,却未曾领悟其深意。直到身披白衣踏入临床,尤其在眼科规培轮转期间,方知这扇窗户的脆弱与珍贵——它承载着生命的万千色彩,也映射着医者的责任与温度。  

权松华老师是我眼科住培期间的引路人,大家都亲切喊他“权哥”。初见权哥时,他正俯身为一白内障患者检查。老人因视力骤降而惶然,家属焦急询问时,权哥的回答简短却笃定:放心,能治。随后,他执笔在纸上勾勒眼球结构,将晦涩的医学知识化作生动的比喻。患者紧蹙的眉头逐渐舒展,浑浊的眼中泛起微光。手术当日,纱布揭开刹那,老人颤抖着指向窗外:原来春天的阳光这么亮。这一幕,成了我职业信仰的注脚。  

我国每年新增百万白内障患者,其中六成是老年人。视力衰退不仅是生理的折磨,更是精神的囚笼。权哥常在工作间隙与我分享案例。他的讲述如庖丁解牛,从角膜曲率到晶体混浊机理,复杂的病理总能在他的比喻中变得鲜活。某日见他托着受伤的右臂坚持查房,我不禁劝他休养,他却摇头:医生的手是为患者托起光明的,这点疼算什么?言罢转身,白大褂下的背影似山岳般沉稳。  

眼科手术是毫厘之间的艺术。犹记那台翼状胬肉切除术,患者眼球不受控地颤动,显微镜下的视野如风中烛火。我屏息僵立时,权哥的声音在耳畔响起:和患者说话,引导他注视固定点。他手中的显微镊与剪仿佛被赋予了灵性,在直径不足12毫米的空间内翩跹游走。当0.1毫米缝线如蛛丝般穿过结膜时,我忽然明白:所谓精湛技艺,不过是千万次重复中淬炼出的从容;所谓医者仁心,则是将患者的恐惧化作掌心的温度。  

从战战兢兢测量眼压,到独立完成术前谈话;从面对突发病例的手足无措,到学会在危机中保持清醒——规培的尾声,亦是新征程的起点。我逐渐懂得,医学不仅是修复器官的技术,更是修补希望的艺术。那些深夜查阅文献的困倦、反复练习缝合的枯燥,都在患者重见光明时化作星辰,照亮我前行的路。  

感恩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的沃土,让雏鸟得以振翅。眼科规培虽落幕,但路漫漫,我将永远铭记权哥的教诲:以仁心为灯,以仁术为杖,在守护光明的长路上,做一名永不停歇的追光者。

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 孙宏财

上一篇:没有了

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09-2017®版权所有   赣ICP备14006013号-1   卫生厅审核编号:赣卫网审〔2014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