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老中医
首页 > 专题栏目 > 名老中医 > 医案分析 > 正文
周炳文医案---以阴阳二纲,结合“运脾转枢”法辨治慢性肾衰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1-03-28 15:44点击数:

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衰、湿热伤阴之癃闭和脾阳虚衰之水肿证,治以益肾滋阴、清热利湿和温运脾肾。

    朱某,,23,1976120就诊。

    反复浮肿3年,加重并尿少1月余。

初诊: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浮肿,晨起明显,伴腰酸不适,疲

倦纳差,无发热、皮疹、关节肿痛等,在我院诊治,拟诊为“慢性肾炎”,之后,上述症状反复出现。一个月前又出现面部浮肿,伴恶心、疲乏,尿短少、夜次数频,无发热、腹痛、皮肤黄染等,我院西医收住院治疗,诊断为“慢性肾衰”,予利尿、降压等治疗,病情无缓解而邀中医会诊。患者近一月来伴精神疲倦,胃纳、睡眠欠佳,大便硬结等,舌质淡红、苔厚腻、脉弦大滑数。查体:T35.2,P92/分,R18/分,BP155/102mmHg,肾病面容,颜面浮肿,口唇苍白,腹部平,腹壁静脉无曲张,腹软,全腹无压痛反跳痛,无包块,肝、脾未触及,肾未触及,肾区无叩击痛,移动性浊音阴性,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,小腿远端感觉减退。辅助检查:尿常规:比重1.010 蛋白质++ 红血球- 白血球-  脓细胞- 颗粒管型- 透明管型+ ;肾功能:Cr878umol/L BUN37.9mmol/L  ;血常规:白细胞6.8×10^9 红细胞2.70×10^12 血红蛋白57g/L。刻下症:浮肿,尿少、夜频,纳少呕吐,便结,舌质淡红、苔厚腻、脉弦大滑数。病机分析:患者慢性肾衰少尿即癃闭之主症,为肾炎病水肿日久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气化不及州都,以及下焦湿热,久致阴亏等,终致膀胱气化失常所致。而水道不通,湿浊上逆犯胃,则成纳少呕吐,口气有尿味,大便硬结,及舌质红、苔厚腻、脉弦大滑数等。中医诊断:1、癃闭 2、水肿。证候:肾阳虚衰,湿热伤阴。治则:益肾滋阴,清热利湿。方药:知柏地黄汤(熟地20,山药15,山萸肉15、茯苓10、泽泻lO克、丹皮10、知母lO克、黄柏10)加牛膝10,车前仁10等。

二诊(1976124),服上方四剂后首次复诊,虽患者呕恶有减,但神

疲、少华、纳少明显,为脾虚失运,湿浊犯胃,而大便硬结,苔厚腻、脉弦大滑数也为湿热壅滞之象。故处方六味地黄合四君子加味,用药熟地20,山药15,山萸肉15、茯苓10、泽泻lO克、丹皮10、党参10、白术10、石斛10、麦冬10、沙参15、牛膝12、车前仁10、大黄9等治以益肾滋阴,健脾利湿,清热通便,增加理脾通泻之味,意在健运脾胃,升清降浊。

三诊,诉精神转好,尿量增多、时见起泡沫,大便稍结,偶闻嗳气声,口气尿

味减轻, 面晄唇白,舌淡胖、苔白腻,脉弦滑。复查尿常规:比重1.012 蛋白质++ 红血球- 白血球-  脓细胞- 颗粒管型- 透明管型+ ;肾功能:Cr613umol/L BUN22.6mmol/L ; 血常规:白细胞5.4×10^9 红细胞2.90×10^12 血红蛋白56g/L。辩证除肾阳虚衰外,脾虚失运也为关键,故见面晄唇白,舌淡胖、苔白腻,及尿多泡沫、蛋白尿等。故以温运脾肾为治则,佐以滋阴、清热、利湿等,方药以四君子汤合济生肾气丸加减(熟地黄、白芍药、石斛、麦冬、党参、牛膝、大黄、炮附子、炮姜、淡大云、白术、五味子、车前仁等)。

四诊(1976210),诉头晕,食欲增,全身疲乏减轻,尿量增加,大

便通,但见面色无华,面浮肿,口唇淡,舌淡、苔白,脉濡数。复查尿常规:比重1.012 蛋白质+ 红血球- 白血球-  脓细胞- 颗粒管型- 透明管型-;肾功能:Cr280umol/L BUN16.4mmol/L;血常规:白细胞4.7×10^9 红细胞3.60×10^12 血红蛋白72g/L。认为此时脾虚失运最为关键,故见头晕、颜面浮肿、面晄唇白,舌淡、苔白、脉濡,及蛋白尿等。选方四君子汤合生脉饮加减(红参10、五味子12、麦冬10、白术10、熟地黄15、淮牛膝12、龟板15、何首乌12、白芍10、茯苓12等),治以温阳健脾、益气养阴。

五诊(1976219),稍有头晕,无恶心呕吐、乏力,食量大增,大小

便正常。复查尿常规:比重1.015 蛋白质+ 红血球- 白血球-  脓细胞- 颗粒管型- 透明管型-;肾功能:Cr183umol/L BUN13.2mmol/L;血常规:白细胞4.6×10^9 红细胞3.90×10^12 血红蛋白95g/L。认为久病脾虚失运,水谷精微生化不足,故见头晕、面色少华、舌淡、苔白、脉沉濡;脾虚不摄,故蛋白尿持续存在。用药党参15、五味子10、麦冬12、白术12、熟地黄12、淮牛膝12、龟板15、首乌12、白芍12、茯苓12、薏苡仁12等治以健脾利湿、益气养阴。

按:患者慢性肾炎迁延日久,导致肾功能不全,出现水肿、少尿,血查肾功

能指标CrBUN值较高,尿检蛋白持续阳性,经辨证初为肾阳虚衰为关键,后期脾虚失运、脾虚不摄为主要,循序遣方知柏地黄汤、六味地黄合四君子加味、四君子汤合济生肾气丸、四君子汤合生脉饮等渐进施治,最后复查血CrBUN较初诊时显著降低,疗效明显。本癃闭、水肿肾系病案例,导师是以阴阳二纲,结合“运脾转枢”观点来辨证施治肾功能衰竭的有效临床实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医案信息

[医案标题]:周炳文以阴阳二纲,结合“运脾转枢”法辨治慢性肾衰

[原始资源]:回顾性医案

[医案编号]047H007

[医院病历号]

[关键词]

    中医诊断:(病名)1、癃闭 2、水肿  (证候)肾阳虚衰、湿热伤阴

    西医诊断:1、慢性肾炎 2、慢性肾衰。

    治则:益肾滋阴、清热利湿

    方药:六味地黄汤加减

[辩证要点]

    患者慢性肾衰少尿即癃闭之主症,为肾炎病水肿日久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气化不及州都,以及下焦湿热,久致阴亏等,终致膀胱气化失常所致。而水道不通,湿浊上逆犯胃,则成纳少呕吐,口气有尿味,大便硬结,及舌质红、苔厚腻、脉弦大滑数等。

[疗效]:多次复诊,治疗一月余,显效。

课题负责人签名:古容芳

整理者:周洪彬

时间:2010319

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2009-2017®版权所有   赣ICP备14006013号-1   卫生厅审核编号:赣卫网审〔2014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