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,2025江西省康复医学会学术年会暨赣鄱国际康复论坛在南昌盛大召开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在此次大会上正式成为“脑机接口康复创新联盟”成员单位,标志着我院康复医学科在康复诊疗技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,正式迈入了“脑机接口”的新纪元,将为吉安及周边地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康复希望。

脑机接口,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双向通信渠道。它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,而是直接解读大脑的神经信号,并将其转换为指令,从而控制外部设备;同时,外部设备的反馈信息也能传递回大脑,形成闭环。这就像是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,让两者能够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。其核心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,您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座架设在 “大脑”(指挥中心) 与 “肢体或机器”(执行单位) 之间的超级桥梁。
信息采集通过佩戴在头部的特殊设备(如电极帽),安全无创地采集大脑活动时产生的微弱电信号。这些信号虽然微弱,但却蕴含着大脑的“秘密”。智能解码利用人工智能算法,对这些复杂的信号进行实时解读,识别出大脑的“意图”(比如:“我想抬手”)。然后将解码出的“意图”转换为指令,驱动外部的康复设备(如机械臂、智能手套、功能性电刺激等)辅助患者完成动作。当动作被执行时,设备会将动作的感觉信息(如位置、力度)反馈回大脑,帮助大脑重塑正确的运动模式,促进神经功能重建。
在康复领域,脑机接口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康复可能。对于因脑卒中、脊髓损伤、脑外伤等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,这无疑是一道希望之光。对于那些严重瘫痪的患者,连手指都无法动弹,传统的康复手段可能对他们效果甚微。而脑机接口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与外界沟通和控制辅助器具的新途径。通过脑机接口,他们可以用大脑的“想法”来控制一些简单的设备,从而实现与外界的互动。脑机接口技术还能重塑神经通路。通过“想象运动 - 设备辅助 - 感觉反馈”的闭环训练,强力激发大脑的神经可塑性。这就像让患者“重新学走路”一样,重建受损的神经连接。传统康复手段往往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,而脑机接口技术却能做到。整个过程产生海量与康复效果关联的大数据,通过AI分析,能为每位患者制定并实时调整最优的、个性化的康复方案,实现真正的智慧康复。
我院成为“脑机接口康复创新联盟”的一员,对吉安地区的康复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未来,医院将逐步引入脑机接口相关评估与训练系统,推动我院康复科的学科建设,让智慧康复技术真正造福于当地百姓,为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。(文图:肖磊 审核:邹园华)